8月20日至27日,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荣药星火实践队,开展“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
红土初心淬炼岐黄担当
连日来,在江西井冈山这片革命圣土上,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荣药星火实践队,开展“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将井冈山的红色基因与岐黄文化深度交融,在历史回望中感悟初心,于实地体验中强化使命。
红色铸魂:在历史浸润中体悟精神力量
实践前四天,团队以红色学习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实地走访、互动体验等形式,筑牢思想根基。
首日,实践以“铸魂”开篇,授课教师围绕“历史为何选择了井冈山”“历史怎样成就了井冈山”“新时代,我们如何规划井冈山”三个核心问题,为队员们搭建起理解革命历史的思想框架。随后的“三湾改编”专题学习中,队员们系统学习支部建在连上、如何凝聚军队战力、怎样筑牢官兵信任的革命智慧,深刻认识到革命军队建设的关键原则。当晚,实践队精心策划“草木承红韵,药香续井冈”主题团队风采展示,将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元素与红色故事相结合,展现中医药学子的专业特色。夜幕降临,全体队员围坐一堂参与“记忆中的红歌”活动,《映山红》《十送红军》等经典旋律响起,大家轻声跟唱,在悠扬歌声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8月21日,实践转“沉浸式体验”阶段。清晨,队员们踏着晨光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八角楼,聆听“八角楼的灯光照亮革命路”的故事。随后,队员们沿当年红军行军路线“重走红军路”,切实感受到“艰苦奋斗”不是书本上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每一步践行。正午时分,队员们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品尝红色记忆南瓜汤——这碗清寡的汤羹,让大家在“忆苦”中深刻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见证了红色精神在饮食文化中的代代延续。当晚,国防科技大学“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受邀到访,讲述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事迹,诠释“志存高远、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进一步拓宽了队员们的精神视野。
专业赋能:调研献策井冈山中草药产业
8月22日下午,“致敬・传承”主题访谈活动温情启幕。授课教师讲述自己奶奶王清珍上甘岭救伤员事迹,让队员直观感受革命艰辛。当晚的“编草鞋”体验环节,队员们围坐在长条桌旁,拿起粗糙的稻草、结实的麻绳,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织,耗时近两小时才勉强完成一双草鞋,让“艰苦奋斗”精神从文字描述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深深烙印在心中。
此后,团队继续深入井冈山,在红色沃土中汲取精神力量。从革命烈士陵园的庄严祭奠,到小井红军医院的沉重追忆,再到大井旧居的智慧启迪,队员们在历史细节中读懂信仰,让红色精神愈发清晰。
实践中,队员立足中医药专业特色,聚焦井冈山中草药产业发展开展专项调研,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队员们顶着烈日走访20余家特产销售点,实地考察2个石斛销售点,深入7家民宿,从产品陈列、体验设计到产销模式进行系统考察,总结出当地中草药产业“有资源欠特色、有场景缺体验、有故事弱实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共同研讨提出发展方案:以井冈山石斛、黄精等道地药材为核心抓手,开辟三条特色发展路径,并建议以红星驿馆、红色基地、红韵文创、红色地标为载体,激活红色产业新动能。
收官践行:从成果汇报到未来接续奋斗
活动进入收官阶段,荣药星火实践队迎来课题立项汇报环节。队员李承翰代表团队,对井冈山中草药产业发展专项调研成果进行汇报,为此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
荣药星火实践队的队员们收拾好行装,带着满满的实践成果与深刻感悟,从井冈山启程返校。大家一致约定,返校后将联动学院专业教师与相关中医药企业,推动此次调研课题方案从“理论构想”迈向“落地实践”。
此次为期7天的井冈山实践,荣药星火实践队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走访,深刻体悟了井冈山精神,在革命圣地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专业践行。
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井冈山的红色火种带回校园,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中生根发芽、绵延传续。这一点星火,必将以燎原之势,点燃更多岐黄学子心中的理想与担当。
https://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8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