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秋光葳蕤,师道熠熠。值此金风送爽、桃李芬芳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向立足讲坛、扎根杏林、躬耕不辍的全体教职员工,向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心系学校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山西中医药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师者如光,虽微致远。过去一年,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教育教学卓有成效:获批山西省卓越人才培养建设项目;牵头成立中西医结合免疫学课程联盟、虚拟教研室;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战略联盟协议;“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入选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实施本研贯通培养新模式,开设“禾本计划”选修课程15门;顺利完成现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周期性合格评估的自评工作;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针灸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科研能力再上台阶:大力开展“中医药+X”交叉创新研究,成立学校科协,立项各级各类项目414项,项目总经费3341.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56篇,获得授权专利7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直接经费共计404万元;1名青年岐黄学者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科技创新奖”;承办全国第五期青年岐黄学者培训班等国际国内会议11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50余场次。参赛参展硕果累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西赛区决赛中获金奖6项、银奖3项、铜奖19项,3个项目参加国赛并获得铜奖,实现了学校近年来在国赛上“零”的突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7项,铜奖11项,1项获“挑战杯”国赛铜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铜奖2项。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勤勉耕耘、同心奋进的智慧和汗水,展现了大家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坚定信念。在此,向你们道一声辛苦,感谢你们为学校建设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奉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红医精神,把红医文化中爱国、报国、强国的坚定信念和远大志向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学校将始终如一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持续在改善工作条件、保障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努力为大家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舒心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展望未来,山西中医药大学将继续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中展现更大作为,续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践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秉持“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以教育家精神为魂,以铸魂强师为要,深耕杏坛,精研岐黄,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新时代“大先生”,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积极投身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医学人才与健康人才,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全体教职员工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校党委书记 李华荣
校 长 王宏伟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