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专题首页 » 资料下载 » 正文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评估知识篇

发布时间:2024-05-23  来源:审核评估评建办  点击数:

1.什么是审核评估?

答:《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规定了“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其中审核评估是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审核评估是由政府主导,针对2000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开展的制度性评估。

审核评估不同于合格评估。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达到标准就通过。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重点是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高等教育评估是我国坚持做了40年的一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评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改革作出全局性、战略性的制度安排。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出台是教育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政策文件的重要举措。


3.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唯职称、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可概括为“1235”。

1个根本:立德树人根本;

2个地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

3个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5个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强化学校的主体意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5.新一轮审核评估“三大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三大理念”是指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学生中心是指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产出导向是指教学设计和实施目标是保证学生取得特定的学习成果;持续改进是指“评价-反馈-改进”建立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6.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格局。

(2)坚持推进改革。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坚持分类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4)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5)坚持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7.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8.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周期为多长?

答: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新一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


9.新一轮审核评估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紧扣上轮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回应政府关切、社会关注、高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立德树人导向更加鲜明。针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软、弱、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还没有完全贯通到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二是坚决破除“五唯”顽疾。针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方面存在的“五唯”顽疾,《方案》全面加强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审核,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注重“帽子”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强化多元主体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

三是积极探索分类评价。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在坚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方面存在国家尺子过粗、高校自设尺子不清晰的问题,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按类型把尺子做细,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引导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动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促进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同类型常模比较长短,高校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常模数据作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坐标和发展方向。

四是大幅减轻评估负担。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审核指标多、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方案》坚持减轻评估负担,增强评估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线上线下评估“一体化”,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采信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让评估负担“减下来”。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让组织实施选择权“落下来”。

五是突出评估结果使用。强化评估整改,让新一轮审核评估“长牙齿”。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列出问题清单,咬住问题清单一纠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10.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答: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任选项、首评限选项,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块组合方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定量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主要参考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设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第二类审核评估重点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

我校适用第二类第二种方案。


11.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对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作用?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线不动摇,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综合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一是坚持以评估思想理念引导改革。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让教学改革“动起来”,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进展,实现改革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评估整改促进改革。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促进学校增强问题意识和整改意识,扎实解决学校存在的影响本科教育教学主要问题。


12.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轮审核评估在导向上有什么区别?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导向更加鲜明。一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无论是一类还是二类审核评估,都凸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二是充分体现“立德树人”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软目标”变成评估“硬指标”。三是充分体现强化本科教育地位导向。坚持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促进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筑牢“以本为本”的本科教育地位。


13.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轮审核评估在理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理念更加先进。一是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二是体现个性化的科学评估理念,将本科教学评估向教育教学评估拓展,推出个性化的“评估套餐”,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特色发展。三是体现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化时代理念。在评估方法创新上,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估考察,可以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


14.新一轮审核评估与上轮审核评估在评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免检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减轻高校负担。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落实高校评估自主选择权。


15.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上一轮审核评估的延续、改进和升级。新《方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守正创新进行系统设计。

一是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新《方案》充分继承上轮审核评估成功经验,坚持“自己尺子量自己”评估理念、“五个度”评估标准、问题导向评估方法、部省两级实施评估管理模式等优势做法;同时,针对评估调研中发现的立德树人、分类指导、评估减负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标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评价、教育督导改革要求,从指导思想、理念标准、程序方法上进行整体设计和改革创新。

二是坚持引领与分类施策。新《方案》遵循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趋势,牢牢抓住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把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作为引领高校持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建设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质量建设发展需求,分类施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是坚持优化与减负高效。新《方案》按照“尊重专家自由裁量权、尊重学校自主选择权”设计思路,坚持优化评估程序方法,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评估,减少入校评估天数、人数、环节;同时,优化评估工作模式,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自评情况及自身发展需求,确定不同的进校审核内容、方式、程序,切实减轻学校评估负担。


16.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

(1)评估申请。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包括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中央部委高校(包括部省合建高校,下同)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地方高校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申请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第一类审核评估参评高校。

(2)学校自评。高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按要求参加评估培训,对照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和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3)专家评审。评估专家统一从全国审核评估专家库中产生,人数为15—21人。原则上,外省(区、市)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专家组组长由外省(区、市)专家担任。采取审阅材料、线上访谈、随机暗访等方式进行线上评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存疑问题,形成专家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专家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确定5—9位入校评估专家,在2—4天内重点考察线上评估提出的存疑问题。综合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总体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切实减轻高校负担。

(4)反馈结论。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审议《审核评估报告》,通过后作为评估结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教育部每年在完成评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发布,做好经验推广、示范引领。

(5)限期整改。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定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6)督导复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


17.什么是“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

答:新时期确立的“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一是强调高校自我评估,强化高校的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并使质量报告发布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高校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通过建立学校、地区教学基础状态数据库,形成常态监控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加强对状态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库在学校自查、政府监控、社会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院校评估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类,接受合格评估并“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对院校的评估是政府委托评估机构组织的,是带有必须性质的评估;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一方面鼓励专门机构和行业用人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评估,促进培养与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提高我国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五是鼓励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对本校学科专业进行国际评估,同时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18.学校撰写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自评报告是学校自我评估结果的体现。它不仅反映参评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反映参评学校对审核评估的认识。审核评估中,学校的自评报告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审核评估的相关要求。具体来说,应体现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五度”为主线,一级指标不能少,二级指标不能丢,审核重点可综合。

字数控制在4万字以内,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不少于自评结果部分的三分之一。自评报告应实事求是,客观具体,不回避问题、不隐瞒事实、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绩。


19.专家线上评估主要内容?

答:线上评估主要包括:组建线上评估专家组、学校递交评估材料、专家形成考察方案、开展线上审议自评资料、线上访谈、随机暗访、形成线上评估意见、确定是否入校考察的评估结论等环节。线上评估专家人数一般为15—21人。


20.专家入校考察主要内容?

答:(1)必查内容和环节:线上评估没有进行或没有达到最低工作量的内容和环节;线上评估存疑问题清单确定的重点考查内容和环节;若为首次参评学校,还应将学校办学条件列入考察重点内容。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考查评估。线上评估已经完成的内容和环节入校评估不再重复进行。

(2)选查内容和环节:专家见面会、专家集中考察及路线、考察意见反馈会等尊重参评学校意见进行;线上评估已经完成的内容和环节若参评学校提出要求,在评估时间和任务许可的情况下可尊重参评学校意见进行。选查内容和环节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评估方案中确定,也可以在入校评估开始前3日内由学校选定,专家组长确认。


21.学校应以怎样的心态做好审核评估工作?

答:学校在评估过程中应把握好两个心态,一是“平常心、正常态”;二是“学习心、开放态”。

(1)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自我评估的过程,处理好评估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评估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使学校的评建工作能融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要以“学习心、开放态”对待专家评估考察,敞开胸怀,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与评估专家平等交流,坦诚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现存问题,为专家提供各种所需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工作,配合好专家的考察活动,认真贯彻评估纪律,努力营造评估工作的优良风尚。专家考察结束后,学校应以积极务实的心态做好整改工作。


22.参评高校如何准备教学档案材料?

答: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材料,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试卷及试卷分析或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及指导和评定材料、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报告、见习实习计划总结及报告、领导干部听课记录、教研室活动计划记录及总结、青年教师导师制记录、本科生导师制记录、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协议等。学校教学档案由二级学院统一存放管理,应保证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23.参评高校准备支撑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支撑材料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是对参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项目和要素起到支撑作用的证据性材料,包括管理文件、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它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学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可依据所支撑的项目和要素提供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根据审核评估过程的具体需要,学校还应为专家线上与入校评估提供部分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学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当周课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人才培养方案等。


24.如何评判新一轮审核评估教学成效的“五度”?

(1)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答: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从培养目标出发,经过若干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了一个培养过程。结果与培养目标的重叠面大说明结果与目标达成度高,重叠面小或不能重叠,则说明培养目标不切合实际,或者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到位,达成度便很低。

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更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

(2)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答: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例如学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高等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答:教师和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师队伍,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经费,教材,教学仪器设备,还包括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所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包括教材、课程资源库、案例库以及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软”基础。

教师和教学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国家有基本的要求,例如,生师比(18:1)、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生均图书(100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4㎡)等指标是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

拥有高质量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高,反之则低。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调节等若干部分组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依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质量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建立学校自身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依据这些质量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学校应通过自我评估、督导检查、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调节、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学校应建立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方法等进行调整及改进。


25.新一轮审核评估是如何反馈评估结论的?

答: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审议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审议通过后作为评估结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每年教育部向社会公布截止当年已完成审核评估的高校名单。教育部每年在完成评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发布,做好经验推广、示范引领。


26.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要求进行评估整改的?

答:参评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定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新一轮审核评估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27.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评估问题突出的高校将采取什么样的问责措施?

答: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28.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进行督导复查?

答: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