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山西中医药大学张晓阳
怀揣初心,以多重身份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15来源:山西晚报作者:李婕点击数:

从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杏坛课堂到乡村义诊的田埂地头,从创新创业的国赛舞台到跨国访学的全新体验,第二临床学院2020级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张晓阳以“厚德求真、守正创新”的实践,书写着新时代医学生的成长新篇章。这位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手握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的学子,即将以推免研究生身份开启新征程,2025年毕业季,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进他的故事,解码他的多维成长轨迹。

与中医药的5年之约

2020年秋,怀揣对传统中医药的热爱,张晓阳踏入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校门。

5年的大学时光,他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直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大学的晨读铃总是比宿舍的闹钟更准时。天还没亮透时,张晓阳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学习。遇到难懂的经络走向,他就一遍又一遍地画,直到把12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刻进脑子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一系列荣誉是对“勤奋”二字的最好注解。

2024年春天,张晓阳登上了飞往马来西亚的航班,赴拉曼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流学习。在拉曼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里,看到当地的中医师运用针刺、艾灸、推拿等方法治疗病人的有效性,也看到了东南亚国家人民身体的差异性,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简、廉、验、效”的生动展现,也让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视野愈发开阔。

张晓阳说:“夯实基础,不断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汲取向上的力量,筑牢自己的学习根基,只有根基筑牢才有高楼大厦。”在临床跟诊过程中,看到患者眼中的期待,让他更觉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每次给病人进行刮痧、拔罐、针刺治疗时,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大医精诚’就是我们的底线和原则。”临床实践的过程,让他深刻理解了“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重要性,要不断践行“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尽量不得大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调研到国赛舞台的创新实践

社区的清晨总飘着豆浆油条的香气,但张晓阳的鼻尖却总萦绕着另一股味道——中药房里特有的草木香。求学期间,张晓阳带领团队扎根基层,“不是大家不需要,是没人教啊。”这句话的背后,是社区基层中医理疗技术普及率不足的问题。为此,耗时6个月完成《基层中医理疗技术推广路径研究》,提出“社区中医角+线上培训课”模式,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山西省三等奖。

“爻茶”的诞生,源自“药食同源”的说法。“能不能把中药做成年轻人爱喝的茶饮?”有了这个想法,张晓阳说干就干,在创新创业赛道上,他主导的项目将药食同源理念与现代茶饮结合,从想法萌发、产品研究,到成品落地、步入市场,从省赛金奖突围,直到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省级银奖,在山西省“互联网+”大赛中获铜奖,以创新的思维与扎实的成果,创造辉煌,彰显着新时代山西中医药大学青年的智慧与担当。

“爻茶”的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尝试走入市场,张晓阳带领团队一脚踏进阳曲,开启试点经营的先锋之旅。他们在那里“爆冷”,无人问津、没有依靠,但这些没有浇灭他们的满腔热血。张晓阳说:“实地调研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真正的调研不仅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

确实,任何事情,有理论的指导是必然,但实践是更为关键的一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得出正确的论断,就必须亲身经历,亲自实践。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成长,增强了团队力量,助力走向成功。

如今,“爻茶”早已不是阳曲集市上的试饮品,它成了山西中医药大学校园里的“明星符号”。“爻茶”的专属展柜总被参观者围住,透明罐子里装着陈皮普洱、金银花薄荷等10余种配方,包装上印着手绘的草药插画,旁边还摆着一本留言册,里面有毕业生写下的“记得考研时靠它提神”,有游客画下的笑脸。

从校园到乡村振兴的赤子情怀

怀揣着守护老百姓健康的从医初心,奔向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愿景,张晓阳带领团队投身于田野之中,用心触摸百姓需求,寻访基层好医生时走过的蜿蜒乡路,描绘出他们守护健康、助力振兴的理想蓝图;从“雷锋日”到“三下乡”、从参与者到组织者,1000多个小时的校内外志愿服务,塑造了他敢拼敢闯、奉献担当的坚韧品格。他带领的团队也获得2023年“青春兴晋”山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获全国表彰。

2023年,他跟随队伍前往临汾市大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看到了基层百姓对医疗的迫切需要,学习了贺星龙医生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中医青年的使命担当:“学医的初衷就是治病救人,就是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如今,张晓阳讲起那时的感悟依然深刻:“记得有个大妈问我,能不能教她几个平时按摩的穴位,我们离开村子,她自己平时也可以按一按。我说这也是我们下乡的使命,不仅是来到乡村搞义诊,更要把中医的一些小知识推广下去,让药香飘进每片需要的土地。”而那些在乡间小路上留下的脚印,早已和青春的赤诚一起,长成了最坚实的志愿年轮。

不仅如此,张晓阳以“服务者”与“践行者”的双重身份,在多重角色中诠释责任担当。这个暑假,他即将作为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投身基层教育事业,延续老百姓的初心。

从杏园课堂到基层义诊,从科创赛场到支教征途,张晓阳用5年时光诠释“厚德求真,守正创新”的校训精神。他以专业成绩筑牢根基,以科创实践推动创新,以志愿行动传递温度,以多重身份淬炼担当,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与服务健康中国的征程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的成长答卷。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wb/20250715/1097108.shtml

下一篇:以青春之力传承岐黄薪火 以实干担当守护百姓健康